熱流道系統的維護保養周期核心分「日常 / 定期 / 特殊場景」三類,核心原則是 “高頻使用勤檢查、特殊材料縮周期”,具體周期與操作如下:
?
一、日常維護(每次開機 / 每班)
開機前:檢查加熱圈、溫度傳感器接線是否牢固,密封圈有無老化破損,流道入口是否有物料殘留。
開機時:按梯度升溫(每段間隔 10-15 分鐘),避免溫差過大導致部件變形,同時觀察溫控箱顯示是否正常(溫度波動≤±1℃)。
關機后:清理噴嘴口、流道表面的熔體殘留,關閉電源前先降溫至 100℃以下,避免高溫直接停機損傷部件。
二、定期維護(按使用頻率 / 工況劃分)
每周維護
清潔熱流道表面油污、粉塵,檢查加熱圈是否貼合流道(避免局部過熱)。
測試針閥式系統的氣缸 / 液壓動作是否順暢,無卡頓或漏氣漏油現象。
每月維護
拆卸噴嘴,清理流道內輕微碳化殘留(用專用清潔劑 + 軟刷,避免刮傷流道內壁)。
校準溫度傳感器精度,確保控溫準確,更換老化的接線端子或密封圈。
每 3-6 個月維護
全面檢查分流板、噴嘴的加熱元件(加熱圈 / 加熱絲),若出現加熱效率下降、表面破損,及時更換。
對針閥式系統的閥針、閥套進行潤滑(用高溫潤滑脂),檢查磨損情況(磨損量>0.1mm 需更換)。
每年維護
拆卸整個熱流道系統,徹底清理流道內部、分流板腔體的積碳與殘留,檢查流道是否有變形或腐蝕。
檢測溫控箱的電路、繼電器、接觸器等元件,更換老化部件,確保電氣系統穩定。
三、特殊場景維護(縮短周期)
加工特殊材料(如 PA + 玻纖、LCP、PPS 等腐蝕性 / 高填充材料):維護周期減半(如每周變每 3-4 天,每月變每 2 周),重點檢查流道腐蝕、閥針磨損。
高速大批量生產(日均注塑≥5000 啤):每月增加 1 次流道清潔與加熱元件檢測,避免高頻使用導致部件疲勞。
加工高溫塑料(成型溫度≥300℃,如 PC、PEEK):每 3 個月檢查流道熱變形情況,更換耐高溫性能下降的密封圈。